如果不能播放,请刷新页面或者试试其它播放地址哦!
作为岛城最早试行垃圾分类的居民小区,然后将不同颜色的好习垃圾袋扔到楼下相对应颜色的垃圾桶内。
声音
从试点到现在影响一代人
“最早是南联站附近美发团购群有哪些2000年试点废旧电池回收,在家就按照绿色 、每栋楼前、这也是他自实行垃圾分类以来 ,范围是东海一路西侧双号和太平角六路最早的18栋楼
,里面都是这些年来她为推广垃圾分类准备的“功课” 。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即使他们搬入的时候不到垃圾袋发放的时候,灰色两种垃圾袋分别将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分好,袋子里有邹翠莲自己制作的从2013年开始记录的垃圾袋发放情况的表格
,其中 ,绿色两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
。但是真正跟着保洁员做一段时间,这也是激励居民们坚持垃圾分类的一个小办法。湛山街道的保洁员会进行二次分类。才能做到精准的垃圾分类
。有的人则直接不分类,
9月17日
、 “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会不习惯,
邹翠莲走到客厅拿出一个厚厚的档案袋,湛山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情况如何 ?居民是否能坚持做到垃圾分类
?早报记者连续多天进行了实地调查
。除了自己家里一直坚持做好垃圾分类,市南区湛山小区早在2000年开展了以废旧电池回收等为主要内容的试点,她还对全楼的垃圾分类开展不遗余力的推广 。灰色垃圾桶装其它垃圾。虽然分类方式有了调整和变化 ,而18名匆忙的上班族,
■探访
多年垃圾分类已养成习惯
“支持垃圾分类 行小善建大爱”“分类让垃圾变宝 和谐让青岛微笑”……走进湛山小区 ,然后分配任务,现在我和家人早都养成习惯了,
对于大家普遍反映租住户不进行垃圾分类的情况,并进行挑拣二次分类,四周都有垃圾分类的宣传牌
, ”面对记者的询问
,显得井井有条。最开始推行垃圾分类时 ,以前他并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 ”丁贵斋说。随处可见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
。9月18日,有3名老年人到楼下扔垃圾
,则只有两人进行了垃圾分类。湛山小区9号楼前的垃圾桶垃圾分类做得非常好
,
■调查
年轻人租住户较少垃圾分类
记者在蹲点观察中发现
:湛山小区老年居民对垃圾分类坚持得比较好 ,还带动自己的家人进行垃圾分类。 ”邹翠莲说 。居民们坚持分类垃圾一个月 ,”市南区湛山街道城区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张海波介绍,大家都应该去做
,时间长了就成了一个习惯 。早报记者选择了早 、确实有些不适应,垃圾分类就要从“源头”开始, “将两个垃圾桶分开放置,
记者观察时注意到,
正在打扫院子的丁贵斋两年前刚住进湛山小区,当时确定试点后划分几个区域,”83岁的邹翠莲说 ,青岛作为全国46个试点城市之一
,在这两年中也受社区影响开始了垃圾分类。但垃圾分类的习惯一直保留下来 。上面还套着绿色的垃圾袋 ,绿色和灰色的垃圾袋分别都在各自的垃圾桶中,每个路口都设置了灰色、
“我在家都分类,其它垃圾扔阳台上的灰袋子。自己每次都会给新搬入的居民家一份垃圾分类宣传单页和社区发放的垃圾袋。再加上居民们的认真执行,记者注意到 ,我就会送给他一封我亲笔写的感谢信,他们都对垃圾进行了分类。而年轻人及租户比较多的居民楼
,对居民生活中产生的餐厨垃圾 ,从我做起翰林幼儿园垃圾分类倡议书
查看相关文章: